阵容搭配的核心在于角色定位的平衡与技能协同。一个合理的队伍通常需要包含输出、辅助、控制及生存四类角色。输出角色分为单体爆发和群体伤害两种,需根据敌方弱点选择对应属性;辅助角色提供增益效果或能量回复;控制角色能延缓敌人行动或削弱其防御;生存角色则通过治疗或护盾保障团队续航。组建阵容时需优先考虑角色间的技能联动性,例如追击型输出需搭配能触发追加攻击的辅助。
面对高防御敌人时,破盾型角色(如银狼)和穿透伤害输出(如黄泉)更为有效;对抗群体敌人时,黑塔、姬子等范围伤害角色能快速清场。部分特殊机制关卡要求队伍具备高频击破或元素反应能力,需调整阵容以阮梅、同谐主等强化弱点击破效率的角色为核心。虚构叙事等模式中,需根据当期BUFF选择适配阵容,例如利用显化增益强化追击队的爆发。
优先将技能书、光锥和遗器资源倾斜给核心输出角色,确保其伤害最大化。辅助角色需侧重速度与效果命中属性,以保障技能覆盖率和控制稳定性。生存角色的装备应强化治疗量或护盾厚度,遗器套装选择净庭教宗等增加团队容错率。避免平均培养导致战力分散,集中资源培养2-3套能应对多数场景的通用阵容更为高效。
开局阶段优先释放辅助角色的增益技能,如停云的攻击加成或阮梅的削韧效果;输出角色在敌人破盾后集中爆发。面对多波次敌人时,保留终结技用于关键回合;若队伍生存压力较大,可提前切换存护角色释放护盾。高频战斗需注意技能点分配,避免因过度消耗导致输出断层。
未拥有特定五星角色时,可用四星下位替代,例如以艾丝妲替代布洛妮娅提供加速效果,或佩拉替代银狼实现防御削减。部分四星角色在特定场景表现优异,如娜塔莎的解控治疗、阿兰的物理追击等。通过合理搭配,即使非顶级阵容也能高效通关多数内容。
均衡培养不同属性和命途的角色,以应对版本环境变化。定期参考高阶玩家阵容搭配思路,但需结合自身角色库调整,避免盲目模仿。最终目标是构建兼具泛用性与特化能力的阵容体系,在保证基础强度的同时保留应对特殊机制的灵活性。